文物里的富春山居宣传片上线,带你了解富阳文物!
01:42
文物里的富春山居 让|文|物|活|起|来 2020年富阳区“让文物活起来”系列活动 宣传片《文物里的富春山居》 正式发布! 从大源镇瓦窑里遗址开始讲起, 沿着年代的顺序, 从秦汉到魏晋再到唐宋元明清, 一代又一代的先人在富春江畔定居, 用勤劳的双手过着富春山居的生活。 影片通过一座桥、一口井、一间老房子、一座牌坊,通过一件件可移动的或者不可移动的文物,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,讲述先人生活状态的变迁。 文物里的富春山居有什么? 让我们通过片段 一起领略富阳文物的魅力 六千年前的“富春山居” 这里是富阳大源镇瓦窑里遗址。从发掘出土的文物来看,早在六千多年前,就已经有人在富春江畔定居。六千年来,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这里生活,生生不息,香火不绝。 一座桥 这座桥,名曰恩波,最早建于北宋初年。多少年来,人们倚在桥栏之上,眺望着远来的归帆,思念着在外的游子。 一座塔 联魁塔,初建于明代,初意是“祝此邦之文人蔚起,炳炳琅琅,联珠联袂,于青云直上”,当时还效法唐代“雁塔题名”故事,于塔侧竖碑石一方,以供科举者勒石留名。 一间老房子 郁达夫是富阳人,他的家就在富春江畔。郁达夫故居,白墙黑瓦、坐北朝南,是一幢典型的富春山居式的传统建筑。 寒来暑往,岁月变迁。 文物里的富春山居 看得见山,望得见水,记得住乡愁。 此处,是富春山居。 文物是兼具历史人文价值、美学价值、教育价值和文化体验价值的特殊文化资源,希望通过《文物里的富春山居》向大众展示文物之美,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富春山居特色传统文化。
分享